越想掩盖越容易露破绽

或许有人会问:你说张居正和李太后有染,证据呢?

我很清楚,建立在心理分析和纯粹逻辑推理基础上得出的结论,是不能完全令人信服的,那就必须拿出些证据。可是,如前所述,以张居正和李太后这样特殊、敏感的身份,做出这样暧昧的事情,怎么可能会留下什么证据呢?

老实说,我是以人性化的视角、通过对一些反常现象的分析得出的结论。

不妨先说三个反常现象。

第一,我们已经知道,明令驱逐高拱的理由是他凡事都不许皇帝主管,那么,为什么先帝执手托付天下的首席顾命大臣在皇帝年幼不能亲政的情况下,要求凡事要内阁处理是不能允许的,而罢黜高拱以后,李太后却反复强调,凡事都要张居正做主,甚至按照“宪法”,万历皇帝应该亲政了,李太后还是不允许皇帝做主,只能乖乖听张居正的?而且这样公然违反“宪法”的宣示还要在皇帝正式颁发的文告里明明白白写上!

第二,张居正不怕皇帝,甚至可以说恰恰相反,皇帝怕他!按照韦庆远先生的说法,张居正当国时期,基本上是“以君谀臣”的状态;可是,张居正却怕太监冯保,可以说对冯保毕恭毕敬、讨好巴结不遗余力!既然如此,应该出现太监干政的局面吧?然而没有!最高权力始终掌握在张居正手里。

第三,太监本来是依附皇帝的,再专横的太监首先要把皇帝哄好了才行;可是,为什么万历皇帝痛恨冯保却又怕冯保?

这三个反常现象,先供大家思考,后面我还会具体说到。

一定还会有人质疑:即使你说的反常现象算是疑云,可是,想想看,张居正和李太后什么身份?按照制度,他们直接面对面都是不可能的,怎么可能上床?

也是,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他们有可能通奸,因为他们的特殊身份;他们很难通奸,也是因为他们的特殊身份。就连不得不见面时还要隔一层纱帘啊!

这当然是不容回避的,就是说,张居正和李太后通奸,是有很大障碍的。

然而千万不要被所谓的制度所迷惑。

前面说过,宫禁严,确实是的,可也未必。连王大臣这样的混混儿都能够擅入宫禁,而且他不是唯一的一个。可见所谓的严并不像制度上说的天衣无缝、滴水不漏。

何况,张居正和李太后,他们一个是后宫的主宰,一个是外庭的主宰,还有沟通内外的大内总管冯保为之创造条件。

我推测,他们的事情,冯保知道,张居正的管家游七知道,李太后的贴身侍女徐氏知道。他们共同为张居正和李太后创造条件,岂不是东风浩**、万事大吉了吗?

又是推测!能不能不推测,拿不出证据,拿出些蛛丝马迹来总可以的吧?古人云,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嘛!

这倒提醒了我,我们中国还有做贼心虚、欲盖弥彰、此地无银三百两这样的古训嘛!

确实有这种情况。因为张居正和李太后的关系太亲密了,或者说一些现象太反常了,他们,特别是作为女人的李太后,怕引起干部群众的怀疑,有时候就想掩饰一下,结果反倒露出了马脚。

比如,在当时,郑重向朝野公开了这样一件事:李太后是和万历皇帝同居一室的。

为什么要特别把这个“实事”公之于众呢?这不符合常理。

第一,专制体制下,领导人的私生活是绝密,不允许说,更别提公开了。尤其是涉及宫闱的事情,一个年轻的寡妇、堂堂的皇太后的起居,是不宜公开的,何况是在公文里反复提到呢!

第二,更重要的是,这样公开对万历皇帝的威信是极大的损害。

表面上,公开这个秘密的理由,是为了说明李太后很尽职尽责地在管束小皇帝,以期致君尧舜上;可是,这样不是容易让人对万历皇帝的品德、自制能力产生怀疑吗?似乎如果没有母亲和他同居一室,万历皇帝就会胡作非为。看到公开这样的机密,人们会不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呢?所以,这样有损圣德,为什么反复讲,不断提及,有什么目的呢?

那只能说,为了掩盖另一个不可告人的事实。说白了,所谓此地无银三百两是也。

让我再提供一个间接的证据。

李太后的贴身侍女徐氏是一个大字不识的村妇。可是,张居正这个一向标榜赏罚分明的人物,却对这样一个村妇侍女关照有加。第一,他封(当然是以皇帝的名义)这个村妇为佑圣夫人。别小看“夫人”这个称呼,在那个年代,对一个女人来说,除了沾丈夫的光获得什么夫人的封号,极少有女人有此殊荣,这比男人获得公侯的封爵还要难。更有甚者,张居正还亲自安排,破格升任徐氏的儿子担任锦衣卫的指挥佥事,相当于总司令助理或者参谋长啊!

在那个时代,当官只能是通过科举考试,中了举人(可以做小官,个别运气好的到最后可以当个市长级)、进士的才可以。如果没有这个资格,想当官,不管谁的儿子,那是没有办法的。但是,也有一个恩荫制度,就是对于对国家有贡献的高级领导干部,皇恩浩**,可以荫其一子为官。不过,一般是一些杂职虚衔,而且多半安排在军队里。像严嵩的儿子严世蕃通过恩荫当上副部长的,简直就是例外了。

瞧瞧,中央主要领导干部的待遇,侍女徐氏居然就能够享受得到!而且,安排的还相当不错。要知道,那个年代,就是中央领导干部的儿子,依法可以享受恩荫的,获得的职位,也未必可以达到这个位置。倘若那个时候可以花钱买文凭,估计这个徐氏的儿子说不定还可以弄个市长、省长或者副部长干干呢!

我再提醒各位一句:张居正是很注意自己的形象的,如果仅仅为了搞好和李太后的政治关系(本来就不错),或者讨好李太后,有必要如此吗?至少,没有必要如此过分吧?

原因很清楚:徐氏掌握他们的秘密;而且为他们的通奸提供了帮助。这是封口费。

这些反常现象和间接证据,是不是足以说明问题呢?

展开全部内容
友情链接